無線射頻識別的概念、原理以及耦合類型 |
發(fā)布時間:2020-11-28 16:25:58
|
RFID無線射頻識別的概念
射頻識別是一種無線識別技術,它通過電磁波信號自動識別對象目標,并獲取相關數(shù)據(jù)。簡而言之,射頻識別技術是無線技術的一種,采用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。射頻識別技術識別速度快、準確度高、射頻標簽信息容量大,而射頻識別技術可以通過木材、塑料、紙箱、液體等介質識別。此外,RFID技術可以同時識別多個電子標簽,想目前高頻的ISO/IEC 18000-3協(xié)議讀寫器,每秒可以識別超過200張標簽,超高頻的讀寫器每秒可讀取超過700張標簽。
RFID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的組成及工作原理
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通常由兩個部分組成:射頻讀寫器和RFID電子標簽。
RFID電子標簽:RFID電子標簽是讀寫器讀取的目標,附著在需要管理的物體上。RFID電子標簽主要由天線和芯片組成,每個RFID電子標簽都有特定格式的電子編碼,RFID電子標簽附著在物體上,標識目標對象。
射頻閱讀器:英文名稱為Reader,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可以通過非接觸方式讀取和識別存儲在RFID電子標簽中的電子數(shù)據(jù),自動識別對象。此外,為了收集、處理和遠程傳輸對象信息等管理功能,可以將數(shù)據(jù)追加傳輸?shù)絻x表和網(wǎng)絡。
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的工作原理是標簽(Tag) 進入磁場接收后,從RFID電子標簽閱讀器接收射頻信號。RFID電子標簽以感知電流獲得的能量發(fā)射芯片上存儲的信息(被動標記)或主動發(fā)送頻率信號(主動標記)。
RFID無線射頻識別耦合類型
RFID電子標簽和讀出頭通過自身天線構建非接觸信息傳輸通道,該天線完全由天線周圍的場特性決定。電磁傳播的基本規(guī)則。一般來說,天線周圍的字段可以分為三個區(qū)域,具體取決于觀測點到天線的距離。
1、無功耦合區(qū):天線輻射場中與天線口徑相鄰的附近,通常,該區(qū)域的邊界距離天線口徑二分之一,從物理概念上看,該區(qū)域是一個儲能場,電場和磁場的轉換與變壓器的原理相似,其中是電磁波波長。
2、密耦合區(qū):該場電磁場已擺脫天線的束縛,成為電磁波進入空間,輻射場占優(yōu)勢,輻射場的角度分布與天線口徑的距離有關。
3、遙耦合區(qū):該場輻射場的角度分布與距離無關,是最重要的場,與近區(qū)的邊界距離為R=2D2/。其中是天線直徑,d 是電磁波波長。
在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中,標簽和讀出頭之間的距離是射頻識別系統(tǒng)應用的重要指標。通常,此運動距離定義為標簽和讀取頭之間可以可靠地交換數(shù)據(jù)的距離。根據(jù)標簽和閱讀之間的工作距離,標簽天線和閱讀天線之間的結合可分為以下三類:
1、密耦合:范圍0 ~ 1厘米是半無孔磁場之間的電感耦合,頻率一般在30MHz以下,電磁泄漏小,能量大,適用于安全要求高的情況,例如低頻門禁。
2、遙耦合系統(tǒng):分為近動耦合系統(tǒng)(15厘米)和稀疏耦合系統(tǒng)(1m),利用無功近動區(qū)之間的電感耦合,典型工作頻率為13.56MHz,例如目前常用的圖書檔案管理,智能餐飲結算系統(tǒng)。
3、遠距離耦合系統(tǒng):運動距離為1 ~ 10米,利用輻射源場之間的電磁耦合,例如目前的智能工具管理,車輛管理。
|
RFID用途各異,產品型號眾多,建議聯(lián)系我們的銷售顧問獲取合適的應用產品選型方案。
